- 歡迎來到上海啟課自考網!為考生提供上海自考信息服務,供學習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網站,官方信息以上海教育考試院www.shmeea.edu.cn為準。
簡答題:
1.簡述罷免人大代表的程序和意義。
對于縣級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原選區選民 50 人以上聯名;對于鄉級的人大代 表,原選區選民 30 人以上聯名,可以向縣級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書面提出 罷免要求。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舉行會議的時候,主席團或者 1/10 以上代表聯名,可以提出對由該級人民代表大會選出的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 罷免案。在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主任會議或者常務委員會 1/5 以上組成人員聯名,可以向常委會提出對由該級人民 代表大會選出的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罷免案。
意義:可以使全國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受選民與原選舉單位的監督。
2.選區劃分應遵循哪些原則?
(1) 便于選民參加選舉活動,便于選舉組織工作的進行。 (2) 便于選民了解代表候選人,便于代表聯系選民。(3) 選區劃分要充分考慮選民行使監督和罷免權。
3.簡述我國選舉制度的普遍性原則。
我國憲法和選舉法規定,除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外,凡年滿 18 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 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
注意:(1)精神病患者選舉權的規定。 (2)因危害國家安全罪或者其他嚴重刑事犯罪案件被羈押,正在接受偵查、起訴、審判的人,經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決定,在羈押期間停止行使選舉權利。 (3)5 種人準予行使選舉權(4) 旅居國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縣級一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期間在國 內的,可以參加原籍地或者出國前居住地的選舉。
4.試述選舉制度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關系。
選舉制度是建立與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礎和出發點。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其成立與運作的基礎是選民的選舉行為。選民地位的法律化、選民積極性的發揮、選民與人民代表的監督關系等因素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發展中不可忽視的內容。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利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 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人民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這就從憲法體制上確立了選舉制度的法律地位。從中國政治制度 發展的基本特點看,選舉制度的改革與完善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發展的基礎性環節,體現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存在與發展的廣泛的社會基礎。人民代表大會廣泛的代表性與社會基礎是具體通過選舉制度來實現的,它為政權的科學分配與運作提供 了理論和程序基礎。
論述題
1.如何理解選舉制度的平等性原則?
選舉權平等性原則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在選舉制度中的具體體現,反映了選舉 制度的民主性質。選舉權平等的基本含義是:每一選民在一次選舉中只能有一個投 票權,不能同時參加兩個或兩個以上地方的選舉;每一選民所投的票的價值與效力 是一樣的,不允許任何選民享有特權,禁止對選民投票行為的非法的限制與歧視。 我國憲法規定的選舉權的平等性并不是絕對意義上的平等,它著眼于實際民主,從政治、經濟與文化發展的實際水平與可能性出發不斷提高選舉權的平等程度。
2.聯系我國選舉制度的實踐,談談選舉制度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基本功能。
(1)全面地體現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2)選舉制度是建立與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礎和出發點。(3)選舉制度是建立與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礎和出發點。(4)選舉制度是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形式。(5)選舉制度是合理地調整國家權利與公民權利的基本形式。
總之,在國家政治生活中,權力運作受憲法與法律的監督,遵循合憲性原則。選舉權、監督權與罷免權作為三位一體的體制,在權利監督與反腐敗中發揮著重要的作 用,在防止權利異化、消除腐敗的基本制度建設中選舉制度發揮著特殊重要的功 能。通過選舉活動挑選代表候選人的過程中,選民需要按照公正的標準參與選舉,并以選舉權為基礎有效地行使監督權與罷免權。
上一篇:上海自考《憲法學》專科真題(七)
下一篇:上海自考《憲法學》專科真題(九)
掃描小程序選擇報考專業
進入在線做題學習
查看了解自考專業
查詢最新政策公告
進入歷年真題學習